鬭的笔顺
鬭字概述
〔鬭〕字拼音是dòu,部首是鬥,总笔画是24画。
〔鬭〕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鬥、斲”。
〔鬭〕字仓颉码是LNRML,五笔是HGGR,四角号码是77121,郑码是CCAP。
〔鬭〕字的UNICODE是U+9B2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725,UTF-32:00009b2d,UTF-8:E9 AC AD。
〔鬭〕字异体字是閗、闘、鬥、鬦、鬪、𧯞、𨴜、𨶜、𨷵、𩰑、𩰒、𩰖。
鬭的意思
鬭
dòuㄉㄡˋ基本解释
①相遇,遇合。《説文•鬥部》:“鬭,遇也。”《國語•周語下》:“穀洛鬭,將毁王宫。”
②面對;相對。宋蘇軾《記夢回文二首》之二:“龍團小碾鬭晴窗。”
③戰鬥;爭鬥。也作“鬥”。《論語•季氏》:“血氣方剛,戒之在鬭。”
④競賽;比賽。也作“鬥”。宋晏殊《漁家傲》:“越女採蓮江北岸,輕橈短棹隨風便,人貌與花相鬭艷。”
⑤古時謂星辰相互撞擊。《史記•天官書》:“歲星入月,其野有逐相;與太白鬭,其野有破軍。”
⑥紛亂。唐韓愈《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章舉馬甲注,鬭以怪自呈。”
⑦喜樂;戲耍。唐牛僧孺《席上贈劉夢得》:“休論世上升沉事,且鬭樽前見在身。”
⑧通“逗”。逗引;挑逗。元邵亨貞《沁園春•無題》:“醉後看承,歌時鬭弄,幾度孜孜頻送情。”
⑨副詞。通“陡”。相當於“突然”。《後漢書•光武帝紀》:“校尉汝雲、王隆等二十餘人别,鬭聞之皆曰:‘廉公已死,吾誰為生。’馳奔賊,皆戰死。”
⑩介詞。通“趁”。表示利用條件或機會。唐王建《江南三臺四首》之四:“鬭身强健早為,頭白齒落難追。”
⑪姓。《元和姓纂•候韻》:“《左傳》楚若敖之後有鬭般生伯比,伯比生鬭穀於菟,字子文,代為楚卿,有此姓。”
鬭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鬥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87頁,第1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58頁,第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55頁,第7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都豆切;《正韻》:丁切,兜去聲。
《說文》:遇也。
《玉篇》:爭也。
《廣韻》:鬭競。
《禮・檀弓》: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鬭。
《孟子》:今有同室之人鬭者。〔疏〕有鬭爭之者。
例又,姓。
《左傳・桓六年》:鬭伯比言于楚子。〔註〕楚大夫。
音又,《集韻》:當侯切,音兜──交爭也。
音又,叶都故切,音妒。郭璞〈流寓賦〉:涉幽谷之高關,壯斯世之險固;過王城之丘墉,想穀洛之合鬭。
注解
〔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鬥部。
〔鬭〕字拼音是dòu,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鬥、斲。
〔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òu] ⑴ 相遇,遇合。《説文•鬥部》:“鬭,遇也。”《國語•周語下》:“穀洛鬭,將毁王宫。”⑵ 面對;相對。宋蘇軾《記夢回文二首》之二:“龍團小碾鬭晴窗。”⑶ 戰鬥;爭鬥。也作“鬥”。《論語•季氏》:“血氣方剛,戒之在鬭。”⑷ 競賽;比賽。也作“鬥”。宋晏殊《漁家傲》:“越女採蓮江北岸,輕橈短棹隨風便,人貌與花相鬭艷。”⑸ 古時謂星辰相互撞擊。《史記•天官書》:“歲星入月,其野有逐相;與太白鬭,其野有破軍。”⑹ 紛亂。唐韓愈《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章舉馬甲注,鬭以怪自呈。”⑺ 喜樂;戲耍。唐牛僧孺《席上贈劉夢得》:“休論世上升沉事,且鬭樽前見在身。”⑻ 通“逗”。逗引;挑逗。元邵亨貞《沁園春•無題》:“醉後看承,歌時鬭弄,幾度孜孜頻送情。”⑼ 副詞。通“陡”。相當於“突然”。《後漢書•光武帝紀》:“校尉汝雲、王隆等二十餘人别,鬭聞之皆曰:‘廉公已死,吾誰為生。’馳奔賊,皆戰死。”⑽ 介詞。通“趁”。表示利用條件或機會。唐王建《江南三臺四首》之四:“鬭身强健早為,頭白齒落難追。”⑾ 姓。《元和姓纂•候韻》:“《左傳》楚若敖之後有鬭般生伯比,伯比生鬭穀於菟,字子文,代為楚卿,有此姓。”
鬭字的翻译
- struggle, fight, compete, contend; (Cant.) woodwork, carpentry
- se battre, se quereller, se disputer avec, lutter contre, provoquer, 191e radical
鬭的字源字形
秦 简 睡虎地
汉 简 张家山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