纗字概述
〔纗〕字拼音是zuī,部首是糹,总笔画是24画。
〔纗〕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巂”或“糹、巂”。
〔纗〕字仓颉码是VFUOB,五笔是XMWK,四角号码是22927,郑码是ZLNL。
〔纗〕字的UNICODE是U+7E9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407,UTF-32:00007e97,UTF-8:E7 BA 97。
〔纗〕字异体字是𦆈。
纗的意思
纗
zuīㄗㄨㄟ基本解释
①维纲中绳。
②系结:“~幽兰之秋华兮。”
③带。
④弦中绝。
纗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54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943頁,第35字
標點整理本: 第907頁,第6字
音《廣韻》:宜切;《集韻》:津垂切,音厜。
《說文》:維網中繩。
例又,張衡〈思賦〉:纗幽蘭之秋華兮。〔註〕纗,系也。
例又,《博雅》:紳帶也。
音又,《廣韻》:戸圭切;《集韻》:元圭切,音攜──義同。
音又,《廣韻》、《集韻》胡卦切,音畫──義同。
音又,《集韻》:竹恚切,音諈──義同。
音又,《廣韻》、《集韻》以睡切,音諉──弦中絕也。
注解
〔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纗〕字拼音是zu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巂。
〔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uī] ⑴ 维纲中绳。⑵ 系结:“~幽兰之秋华兮。”⑶ 带。⑷ 弦中绝。
纗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戶圭切頁碼第436頁,第21字續丁孫
纗
維綱,中繩。从糸巂聲。讀若畫,或讀若維。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戶圭切頁碼第1035頁,第2行,第1字述
維綱,中繩。從糸巂聲。讀若畫,或讀若維。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戸圭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619頁,第3字許惟賢第1140頁,第1字
維綱中繩也。
段注綱者,网之紘也。又用繩維之。左右皆有繩,而中繩居要。是曰纗。《思玄賦》舊注云:纗,系也。葢引申之爲凡系之偁。《思玄賦》曰:纗幽蘭之秋華。李善引《通俗文》曰:繫幃曰纗。幃者,今之香囊也。《通俗文》各本作《說文》。今以意改。
从糸。巂聲。讀若畫。
段注户圭切。《廣韵》又胡卦切。十六部。
或讀若維。
段注維疑當作絓。
纗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62頁,第1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08頁,第6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26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78頁,第1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17頁,第24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911頁,第5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215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430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756頁,第5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44頁,第9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54頁,第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568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2719頁【補遺】第1791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083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35頁【崇文】第453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886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1215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209頁,第1字 |
纗的字源字形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