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chéng ㄔㄥˊ

土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57CE
汉语字典

土部

9画

4画

左右结构

cheng

chéng

形声字

FDNT 86 、 FDNN 98

GIHS

BHY

43150

1004

1939

57CE

121135534 横、竖、提、横、撇、横折钩、斜钩、撇、点

𩫨

城的笔顺

折叠展开

城字概述

折叠展开

〔城〕字拼音是chéng,部首是土,总笔画是9画。

〔城〕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成”,五行属土。

〔城〕字造字法是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是城墙。

〔城〕字仓颉码是GIHS,五笔是FDNT86,FDNN98,四角号码是43150,郑码是BHY,中文电码是1004,区位码是1939

〔城〕字的UNICODE是U+57C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478,UTF-32:000057ce,UTF-8:E5 9F 8E。

〔城〕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1373,属常用字

〔城〕字反义词是,异体字是𩫨

城的意思

折叠展开

chéngㄔㄥˊ

基本解释

围绕都市的高墙。~墙。~池。~圈。~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楼。~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垛。

都市。~市。~镇。~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邑。~乡。~建。

详细解释

名词

1.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2.同本义 city wall。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城,所以盛民也。 —— 《说文》城郭沟池以为固。 —— 《礼记·礼运》使老弱女子乘城。 —— 《史记·田单列传》百雉而城。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城为保民为之也。 —— 《谷梁传·隐公七年》城者,可以自守也。 —— 《墨子·七患》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唐· 李白《送友人》

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据城守御);城曲(城墙角落的地方);城铺(城上巡查的岗位);城堵(城墙)

3.古代王朝国都、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都以有城垣的都邑为中心。皆可称城city

邑曰筑,都曰城。 ——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城大(一城的长官。即城主);城主(一城之主);城辇(帝王所居的都市。也泛指京城);城禁(城市的警戒防卫)

4.城市city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 宋· 苏洵《六国论》

东城,西城;城雕(城市雕塑)

5.country

土国城漕。 —— 《诗·邶风·击鼓》

动词

1.筑城build a wall

今吴是惧而城于 郢。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城郭国(古时谓西域筑城定居的国家);城干(筑城时埋置土中的木柱)

2.守城defend a city

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 —— 唐· 孙樵《书何易于》

城寨(防守用的围墙或栅栏);城操(备边;备边士卒)

城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中 部首:土部

武英殿刻本: 第535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229頁,第32

標點整理本: 第161頁,第32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城音成──內曰城,外曰郭。
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
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
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
白虎通》:天子曰崇城。
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
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

又,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
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

又,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啓行,煌煌火城。

又,層城。
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又,官名。
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改司城。又,宮名。
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又,山名。析城,在河東濩縣西。
書・禹貢》:底柱析城。

又,赤城山,在會稽東南。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

又,墓地曰佳城。
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二千年見白日。吁嗟!夏公居此室

又,姓。城渾。又,司城,複姓。

又,叶辰羊切,音常。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卷目:考證・丑集中 部首:土部

愛日堂藏本: 第116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642頁,第13

《博物志》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二千年見白日,吁嗟夏公,居此室。

謹照原文二改三。夏改滕。

注解

〔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土部

〔城〕字拼音是ché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成,五行属

〔城〕字造字法是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是城墙。

〔城〕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éng] ⑴ 围绕都市的高墙⑵ 都市

城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城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氏征切頁碼454頁,第23

異體

城以盛民也。从土从亦聲。

𩫨籒文城从

附注按:金文「城」亦從為城郭之象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六反切示征反頁碼1068頁,第4行,第1

𩫨㠯盛民也。從土、成,成亦聲。

鍇注臣鍇按:《古今注》曰:「城,盛也,所以盛受人物。」此會意。

反切………頁碼1068頁,第5行,第1

籒文城從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氏征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2752頁,第2許惟賢1196頁,第4

𩫨㠯盛民也。

段注言盛者,如黍稷之在器中也。

从土成。

段注《左傳》曰: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

成亦聲。

段注氏征切。十一部。

籒文城。从

白话解释

城,用来容纳万民的系列建筑群。字形采用“土、成”会义,“成”也是声旁。

字形解说

先秦文字裡的「城」字,有兩類構形,一類從,一類從土。像四面建有城樓之城邑,在「城」的涵義裡,從、從土,義近通用,均表示外有城垣之都邑。周原甲骨、西周金文「城」字從、從成;戰國金文、從土、從成。戰國中晚期楚簡則兩類並見,到戰國晚期秦簡文字始定形為從土、從成之左右結構,與篆文相同。籀文則上承周原甲骨、金文與戰國文字從一類文字,隸書、楷書繼承篆文。《說文‧土部》:「城,以盛民也。从土、成,成亦聲。」「城」字從、從土,都表示與外有城垣之都邑相關;從成,表示音讀,兼表安置之意,本義為城牆。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兼形聲。

城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00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1159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862頁
4說文校箋第604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540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2001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350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6711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870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59頁,第14字
11標注說文第580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478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3236頁【補遺】第17991頁
14通訓定聲第3478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198頁【崇文】第4789頁
16說文句讀第1979頁
17古字詁林第十冊,第250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1251頁,第7字

城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astle; city, town; municipality
  2. Stadtmauer, Mauer, Wall (S, Geo)
  3. muraille, ville, cité

城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城(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城(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城(金文·战国·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城(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城(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城(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城(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城(简·秦·龙岗) 龙岗

城(简·秦·里耶) 里耶

城(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城(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城(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城(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城(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城(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