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ㄒㄩ

口部 共6画 左右结构 U+5401
汉语字典

口部

6画

4画

左右结构

xu yu

形声字

KGFH

RMD

JAD

61040

0675

5185

5401

251112 竖、横折、横、横、横、竖钩

䏏 籲 訏 龥 𠮞 𠮱 𠮲 𠯊 𥸤 𦘼

吁的笔顺

折叠展开

吁字概述

折叠展开

〔吁〕字是多音字,拼音是xū、yù,部首是口,总笔画是6画。

〔吁〕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于”,五行属木。

〔吁〕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于声。本义是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

〔吁〕字仓颉码是RMD,五笔是KGFH,四角号码是61040,郑码是JAD,中文电码是0675,区位码是5185

〔吁〕字的UNICODE是U+540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505,UTF-32:00005401,UTF-8:E5 90 81。

〔吁〕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0420,属次常用字

〔吁〕字异体字是䏏、籲、訏、龥、𠮞、𠮱、𠮲、𠯊、𥸤、𦘼

吁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ㄒㄩ

基本解释

叹息。长~短叹。

叹词,表示惊疑。~,是何言欤?

详细解释

叹词

(形声。从口,于声。本义: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 同本义oh

王曰:“吁!来!有邦有土,告尔祥刑。” —— 《书·吕刑》吁!惊也。 —— 《说文》王曰:“吁,来!…” —— 《史记·周本纪》吁!是何言欤? —— 《法言·君子》。注:“吁!骇叹之声。”

吁咈(表示不以为然之意);吁咈都俞(吁咈,吁俞。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见《书·尧典》);吁嗟(表示忧伤或有所感;表示赞美)

动词

1.叹息,叹气sigh

香车辗尽关山日,弹罢琵琶只自吁。 —— 《明珠记》

吁唏(吁嘘。嘘唏,叹息);吁气(叹气);吁嗟(哀叹;叹息);吁嗟(慨叹);吁然(感叹的样子);吁叹(叹息;哀叹);吁嘻(感叹)

2.breathe out。如:吁呵(口中默念);吁吸(嘘气与吸气;呼吸);吁呼(指吐气);吁荼(谓散发出温暖之气);吁气(呼气,吐气)

云何吁矣。 —— 《诗·周南·卷耳》

3.另见 yū;yù。

2ㄩˋ

基本解释

为某种要求而呼喊。呼~。~天(呼天诉苦)。

详细解释

动词

1.呼天而告appeal; petition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徂厥亡出执。 —— 《书·召诰》

吁天(呼天而告);吁号(呼叫);呼吁(呼告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

2.另见 xū;yū。

3

详细解释

象声词

1.吆喝牲口的声音。

2.另见 xū;yù。

吁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05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74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102頁,第10

古文: 吁

唐韻》:况于切;《集韻》、《韻會》:匈于切,音訏。
說文》:驚也。
玉篇》:疑怪之辭也。
廣韻》:嘆也。
書・堯典》:帝曰:吁!嚚訟,可乎。
詩・周南》:云何吁矣。

又,留吁,赤狄別種。
春秋・宣十六年》: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又,省作于。
詩・周南》:于嗟麟兮。〈召南〉:于嗟乎騶虞。

又,《集韻》:雲俱切,音迂──義同。

又,《集韻》、《正韻》休居切──與噓同。王充《論衡》:猪馬以气吁之。

又,《廣韻》、《集韻》王遇切,音芋──義同。

說文》本作

注解

〔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吁〕字是多音字,拼音是xū、y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于,五行属

〔吁〕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于声。本义是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

〔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ū] ⑴ 叹息⑵ 叹词,表示惊疑 [yù] ⑴ 为某种要求而呼喊

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吁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況于切頁碼43頁,第32

異體

𠮱驚也。从口亏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況于反頁碼131頁,第7行,第2

𠮱驚也。從口于聲。

鍇注臣鍇曰:「亐,語之舒也。當言亐亦聲,󰣌誤也。」

鍇注又按:亏字部復有字,云:「驚語也。從口,從于,于亦聲。」臣鍇以爲在于部,當言:「從于,從口。」今旣與口部之同義而在兩處,疑一處誤,多之。《尚書》群臣舉鯀,帝曰:「咈哉!」驚怪群臣舉此人也。,于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況于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37頁,第9許惟賢105頁,第12

𠮱驚也。从口。亏聲。

段注況于切。五部。按此篆當刪。說見《亏部》。

白话解释

吁,惊呼。字形采用“口”作边旁,“于”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頁、籥(ㄩㄝˋ yuè)聲。從「頁」,表示人;「籥」表示音讀,也兼表聲音的意思。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吁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1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395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108頁
4說文校箋第58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51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179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3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82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7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3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57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452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223頁【補遺】第16317頁
14通訓定聲第1675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31頁【崇文】第521頁
16說文句讀第169頁
17古字詁林第二冊,第122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142頁,第9字

吁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interjection 'Alas!'; to sigh
  2. Sh , still, vertuschen , anflehen, flehen
  3. soupir, oh!

吁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吁(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吁(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吁(简·楚〔战国〕·子弹库) 楚〔战国〕 子弹库

吁(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吁(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吁(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吁(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吁(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吁(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以下是“”的正体“”的字形

吁(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吁(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吁(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