卲字概述
〔卲〕字拼音是shào,部首是卩,总笔画是7画。
〔卲〕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召、卩”。
〔卲〕字仓颉码是SRSL,五笔是VKBH,四角号码是17620,郑码是YDJY。
〔卲〕字的UNICODE是U+537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362,UTF-32:00005372,UTF-8:E5 8D B2。
卲的意思
卲
shàoㄕㄠˋ基本解释
①古地名,在今中国山西省垣曲县。
②姓。
韩国释义
卲
◎“劭” 的讹字。
〔卲〕字拼音是shào,部首是卩,总笔画是7画。
〔卲〕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召、卩”。
〔卲〕字仓颉码是SRSL,五笔是VKBH,四角号码是17620,郑码是YDJY。
〔卲〕字的UNICODE是U+537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362,UTF-32:00005372,UTF-8:E5 8D B2。
①古地名,在今中国山西省垣曲县。
②姓。
◎“劭” 的讹字。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70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9頁,第17字
標點整理本: 第89頁,第7字
音《唐韻》:實照切;《集韻》、《韻會》:時照切,音劭。
《說文》:高也。从卪,召聲──年高德卲──从邑,誤。揚子《法言》:種蠡不彊諫而山棲,賢不足卲也。
音又,《集韻》:時饒切,音韶──義同。
〔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卩部。
〔卲〕字拼音是shà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召、卩。
〔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ào] ⑴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西省垣曲县。⑵ 姓。
卷别卷九上反切寔照切頁碼第300頁,第6字續丁孫
高也。从卪召聲。
卷别卷十七反切食要反頁碼第748頁,第4行,第1字述
高也。從卪召聲。
卷别卷九上反切寔照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721頁,第2字許惟賢第753頁,第5字
高也。
段注《廣雅・釋詁》同。《法言》曰:公儀子,董仲舒之才之卲也。又曰:賢皆不足卲也。
从卪。召聲。
段注寔照切。二部。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590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747頁,第5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570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82頁,第9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59頁,第8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293頁,第5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218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4468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912頁,第4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33頁,第14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372頁,第6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088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9019頁【補遺】第1736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287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772頁【崇文】第308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225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107頁,第4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862頁,第4字 |
商 甲骨文 𠂤组
商 甲骨文 𠂤宾间
商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历组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望山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上博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隶释 隶续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