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yìn ㄧㄣˋ

卩部 共5画 左右结构 U+5370
汉语字典

卩部

5画

4画

左右结构

yin

yìn

会意字

QGBH

HPSL

RHAY

77720

0603

5101

5370

35152 撇、竖提、横、横折钩、竖

币 抑 𠘄

印的笔顺

折叠展开

印字概述

折叠展开

〔印〕字拼音是yìn,部首是卩,总笔画是5画。

〔印〕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𬼖"、卩”或“"󰒬"、卩”,五行属水。

〔印〕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是官印。

〔印〕字仓颉码是HPSL,五笔是QGBH,四角号码是77720,郑码是RHAY,中文电码是0603,区位码是5101

〔印〕字的UNICODE是U+537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360,UTF-32:00005370,UTF-8:E5 8D B0。

〔印〕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0285,属常用字

〔印〕字异体字是币、抑、𠘄

印的意思

折叠展开

yìnㄧㄣˋ

基本解释

图章,戳记。~章。~玺。~记。~把子(亦喻政权)。

痕迹。手~。指~。~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钱”)。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刷。排~。~制。~发( fā )。

彼此符合。~证。心心相~。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象。

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2.同本义official seal

印,执政所持信也。 —— 《说文》玺者,印也。印者,信也。 —— 蔡邕《独断》印,验也。 —— 《苍颉篇》玺谓之印。 —— 《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每字为一印。 ——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密布字印。每一字皆有数印。其印自落。

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牌);印囊(古代装印信的口袋);印曹(掌刻印的官)

3.泛指图章seal

凡写诗文,名印当在上,字印当在下,道号又次之…试看宋元诸儒真迹中,用印皆然。 —— 明· 徐官《古今印史》

打印(盖图章);印匣(印章盒);印篆(印章);印合(印盒,模子)

4.痕迹,标记print

原来宋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徙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唤做“打金印”。 —— 《水浒传》

手印;印痕;印识(犹印记)

5.用尖头工具划的线 score。如:活塞在汽缸壁上划的一道印。

6.姓。

动词

1.盖章seal

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 —— 《睡虎地秦墓竹简》

印子债(一种高利贷,即印子钱);印结(清制外省人在京考试或捐官,皆须在京的同乡京官为具保结,上盖六部印,这文书叫“结”。盖印的“结”叫“印结”);印马(验收马匹时诸监按马之优劣,在不同部位加不同印记);印子铺(房)(放印子钱的处所);印封(盖印的封泥);印署(盖印签押)

2.印刷print

板印书籍。 ——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若止印二三本。若印数十本。此印者才毕。

印板(指用木或金属雕成的印刷底板);印板儿(刻着字的板。喻印象深刻);印造(印刷制作)

3.印证 confirm。证明与事实相符。

虽时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证印:印证)。 —— 清· 袁枚《祭妹文》

印正(证明;验证)

4.铭刻 engrave。如:深深印在脑子里。

5.直接将[邮票] 印在[明信片,信封] 上 impress。如:印有两分的邮票。

6.使物上留下痕迹stamp

脚上印着黄泥。 —— 郭沫若《女神》

印合(模子)

印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9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59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89頁,第2

古文: 印

唐韻》:於刃切;《集韻》、《韻會》:伊刃切;《正韻》:衣刃切,印因去聲。
說文》:執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卪,卪象相合之形,今文作卩,瑞信也;手爪以持印,會意。
廣韻》:符,印也;印,信也,亦因也,封物相因付。
增韻》:刻文合信也。
前漢・百官公卿表》:二千石皆銀印,二百石以上皆銅印。〔註〕師古曰:刻文云某官之印。

又,姓。
廣韻》:《左傳》鄭大夫印段,出自穆公子印,以王父字爲氏。

注解

〔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卩部

〔印〕字拼音是yì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卩,五行属

〔印〕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是官印。

〔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ìn] ⑴ 图章,戳记⑵ 痕迹⑶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⑷ 彼此符合⑸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⑹ 姓。

印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印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於刃切頁碼300頁,第14

印執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卪。凡印之屬皆从印。

附注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卜辭『印」字從爪,從人跽形,象以手抑人而使之跽。其誼如許書之抑,其字形則如許書之印……予意許書印、抑二字古為一字,後世之印信,古者謂之璽節,初無印之名。」「印之本訓既為按抑,後世執政以印施治,乃假按印之印字為之。反印為抑,殆出晚季,所以別於印信字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伊鎮反頁碼749頁,第2行,第1

印執政所持信也。從爪,從卪。凡印之屬,皆從印。

鍇注臣鍇曰:「爪,手。爪以持印也。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於刄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723頁,第1許惟賢754頁,第6

印執政所持信也。

段注凡有官守者皆曰執政。其所持之卪信曰印。古上下通曰璽。《周禮》壐節注曰:今之印章。按《周禮》。守邦國者用玉節。守都鄙者用角節。謂諸侯於其國中,公卿大夫於其采邑用之。是卽用印之始也。季武子於《周禮》爲守都鄙者,而以璽書,達於魯君。是古有印明矣。葢以書之。而寓書於遠必用布帛檢之。以璽泥之。至用縑素爲書,而印之用更廣。漢官儀。諸侯王黃金槖駝鈕,文曰璽。列侯黃金龜紐,文曰章。御史大夫金印紫綬,文曰章。中二千石銀印龜紐,文曰章。千石至四百石皆銅印,文曰印。

从爪卪。

段注會意。手所持之卪也。《左傳》。司馬握節以死。於刄切。十三部。

凡印之屬皆从印。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从爪卩。

白话解释

印,执政者所持的信物即公章。字形采用“爪、卪”会义。所有与印相关的字,都采用“印”作边旁。

字形解说

從甲骨文到篆文,印字都是上從爪(或從又),表示向下按壓的動作;下從卩,卩為人跪坐之形。以手抑人,使人跪坐,為「抑」字初文。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印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90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748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571頁
4說文校箋第382頁,第17字
5說文考正第360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296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220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4472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915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34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372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3092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9029頁【補遺】第17368頁
14通訓定聲第333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773頁【崇文】第3089頁
16說文句讀第1227頁
17說文新證第710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115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863頁,第5字

印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print, seal, stamp, chop, mark
  2. Druck (S)​, Siegel (S)​, Stempel (S)​, drucken (V)
  3. empreinte, trace, sceau, cachet, imprimer

印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印(甲骨文·商·𠂤组) 甲骨文 𠂤组

印(甲骨文·商·𠂤宾间) 甲骨文 𠂤宾间

印(甲骨文·商·子组) 甲骨文 子组

印(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印(金文·商·商) 金文

印(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印(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印(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印(简·秦·里耶) 里耶

印(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印(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印(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印(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印(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印(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印(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印(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印(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