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的笔顺
伊字概述
〔伊〕字拼音是yī,部首是亻,总笔画是6画。
〔伊〕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尹”,五行属土。
〔伊〕字仓颉码是OSK,五笔是WVTT,四角号码是27207,郑码是NXMA,中文电码是0122,区位码是5033。
〔伊〕字的UNICODE是U+4F0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234,UTF-32:00004f0a,UTF-8:E4 BC 8A。
〔伊〕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478,属次常用字。
〔伊〕字异体字是洢、𠁼、𠈽、𠜧、𠜰、𦯴。
伊的意思
伊
yīㄧ基本解释
①彼,他,她。~说。~人(那个人,多指女性)。
②文言助词。下车~始。~谁之力?~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
③姓。
详细解释
代词
1.会意。从人,从尹。尹,治理。合起来指伊尹,殷治理天下者。后假借为那。
2.表示远指,相当于“那”that。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诗·秦风·蒹葭》。笺:“伊,当作繄,犹是也。”
3.表示第三人称,相当于“她”、“他”、“彼”he; she。
薛蟠因伊倔强,将酒照脸泼去。 —— 《红楼梦》江家我顾伊, 庾家伊顾我。 —— 《世说新语》吾见张时,伊已六十。 —— 《南史》
伊行(她那里;他们);伊曹(彼辈,他们);伊俦(彼辈,其类);伊拉(方言。他们)
4.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you。
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 —— 《世说新语》我这里吐胆倾心说与伊,难道你不解其中意。 —— 佚名《马陵道》
伊咱(你);伊行(你这里;你们);伊家(你)
动词
◎表示判断,常与“匪”连用,相当于“却是”、“即是”be。
匪莪伊蒿。 —— 《诗·小雅·蓼莪》昔卫鞅因景监以见,有识知其不终。今得臣举者,匪荣伊辱。 —— 《后汉书》
匪朝伊暮;匪朝伊夕;匪荣伊辱;匪愚伊耄。
语气词
1.语助词。用于句中,无义。
旨酒既清,嘉荐伊脯。 —— 《仪礼》
2.发语词,无义。如:伊何(为何,为什么);伊谁(谁,何人)
3.通“繄”。是yes。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 《诗·豳风·东山》。笺:“伊,当作繄。”我这怀矣,自诒伊阻。 —— 《诗·邶风·雄雉》
名词
1.伊水 Yi River。伊河,在河南省西部,源出伏山,后入洛河。如:伊川(伊水流域)
2.伊朗的简称 Iran。如:两伊(伊朗、伊拉克)战争。
3.伊拉克的简称Irag。
伊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0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95頁,第15字
標點整理本: 第20頁,第10字
古文: 、
音《唐韻》:於脂切;《集韻》:於夷切;《韻會》:幺夷切;《正韻》:於宜切,音蛜──彼也。
《詩・秦風》: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例又,發語辭。
《詩・邶風》:伊余來曁㊟。又,〈小雅〉:伊誰云從。
例又,維也。
《儀禮・士冠禮》:嘉薦伊脯。揚雄〈河東賦〉:伊年暮春,將瘞后土,禮靈祇。〔註〕師古曰:伊,是也。
例又,鬰伊,不舒貌。
《後漢・崔寔傳》「智士鬰伊於下」,與噫通。
例又,吾伊,讀書聲。黃庭堅詩「北窻讀書聲吾伊」,俗作吚。
例又,伊威,委黍也。
《詩・豳風》:伊威在室。〔陸璣疏〕伊威,一名委黍,一名鼠婦,在壁根下甕底土中生,如白魚者是也。
例又,姓。
例又,州名。本伊吾盧,地在燉煌大磧外,唐初內附,置伊州。
例又,木名。
《山海經》「熊耳之山,伊水出焉,南入于洛」,與洢同。
例又,《周禮・秋官》:伊耆氏。〔註〕伊耆,古王者號,後王識伊耆氏之舊德而以名官,今姓有伊耆氏。
卷目:考證・子集中 部首:人部
愛日堂藏本: 第30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37頁,第27字
《詩・邶風》伊余來曁。
謹照原文來曁改來墍。
注解
〔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伊〕字拼音是y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尹,五行属土。
〔伊〕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ī] ⑴ 彼,他,她⑵ 文言助词⑶ 姓。
伊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於脂切頁碼第258頁,第12字續丁孫
伊
殷聖人阿衡,尹治天下者。从人从尹。
異體、、
古文伊从古文死。
附注林義光《文源》:「一人之名,無專制字之理。伊尹生於伊川空桑,本以伊水為姓。伊為姓,故从人,猶姬姜之字从女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五反切因之反頁碼第662頁,第7行,第1字述
殷聖人阿衡也,尹治天下者。從人、尹。
鍇注臣鍇按:《尚書》曰:「湯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元聖謂伊尹也。阿,倚也;衡,平也;依倚而取平也。尹,正也,所倚正人也。俗本有聲字,誤也。
反切………頁碼第663頁,第2行,第1字述
古文伊從死,死亦聲。
鍇注臣鍇曰:「古文死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於脂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466頁,第1字許惟賢第643頁,第6字
殷聖人阿衡也。
段注殷聖人之上當有伊尹二字。傳寫奪之。阿衡見《商頌》。《毛傳》曰:阿衡,伊尹也。箋云:阿倚,衡平也。伊尹,湯所依倚而取平。故以爲官名。伊與阿,尹與衡皆雙聲。然則一語之轉也。許云伊尹,殷聖人阿衡也。本毛說。不言伊尹爲姓名也。諸家或云伊氏尹字。或云名摯。皆所傳聞異辭耳。《禮記》所偁古文《尙書》㒳言尹躬。則尹實其名。
尹治天下者。从人尹。
段注尹治猶言治平。此說从人尹之意也。言阿衡者,尹治天下者也。故又謂之伊尹。而伊字亦从尹。於脂切。十五部。《釋詁》、《毛傳》皆曰:伊,維也。爲發語辭。詩雄雉,蒹葭,《東山》,白駒之伊字《鄭箋》云:當爲繄。繄猶是也。
古文伊。从古文死。
段注以死爲聲。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从人不可解。
「尹治天下者。从人、尹」。(从人不可解)然古文伊从古文死,蓋非為伊尹特造也。伊又訓發語辭。此字究是存疑。
白话解释
伊,殷代的圣人阿衡,文治天下的人。字形采用“人、尹”会义。,这是古文写法的“伊”字,采用古文的“死”作边旁。
伊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507頁,第9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647頁,第9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95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26頁,第1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11頁,第9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122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912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970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656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00頁,第20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321頁,第5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640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7950頁【補遺】第17184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251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683頁【崇文】第272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053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330頁,第5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七冊,第287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761頁,第1字 |
伊字的翻译
- third person pronoun; he, she, this, that
- Irak (Kurzform) (S), er, sie es (Taiwanisch) (Präp), Yi (Eig, Fam)
- il, elle, ce, cet, cette
伊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子组
商 甲骨文 历组
商 甲骨文 出组
商 甲骨文 何组
商 甲骨文 无名组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楚〔战国〕 简 上博
秦 简 睡虎地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