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 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古洛切頁碼第44頁,第22字續丁孫
各
異辭也。从口、夂。夂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各』字,楊樹達以為字从夂从凵,示足有所至之形』。『凵』形象半穴居,所以全字象人從外來至半穴居之住屋。古文字从『凵』和从『口』可以互通,所以甲骨文『各』字也可以从『口』。」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三反切根莫反頁碼第134頁,第2行,第2字述
異辭也。從口、夂。夂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意。
鍇注臣鍇曰:「夂音竹几反,象人足欲行從後躓之,故各字從之也。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陟侈切、古洛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41頁,第4字許惟賢第107頁,第6字
異䛐也。
段注䛐者意內而言外。異爲意。各爲言也。
从口夂。
段注陟侈切。
夂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意。
段注《夂部》曰:從後至也。象人㒳脛後有致之者。致之止之,義相反而相成也。古洛切。五部。
白话解释
各,表示不同个体的词。字形采用“口、夂”会义。夂,表示有人要行进,有人要阻止,两两不相听从。
字形解说
從甲骨文到楷書,字形都是從口、夊。口是坎穴的洞口,不是發聲的人口,古人穴居,故以囗形表示目的地,因而與口字相混淆;夊是止字的倒形,止的本義是腳掌,用以表示步行的人足。從口夊表示人從外來到半穴居的門口。各字假借為指示代詞「各自」之後,轉注為從彳、各聲的「?」字。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各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3頁,第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27頁,第1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09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9頁,第7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2頁,第6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83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39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843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84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4頁,第3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8頁,第1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60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246頁【補遺】第1631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810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33頁【崇文】第52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73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100頁,第2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130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44頁,第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