磔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石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99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835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794頁,第14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陟格切,音摘──張也、也、裂也、剔也。
《前漢・法志》:諸死皆磔於市。景帝中二年,改磔曰棄市,勿復磔。師古曰:謂張其尸也。
例又,裂牲亦謂之磔。
《禮・月令》:季春命國難,九門磔攘,以畢春氣。
例又,書法,右下爲磔。崔瑗〈永字八法歌〉:硺騰峻而速進,磔憶昔以遲移。
例又,《爾雅・釋天》:祭風曰磔。孫炎曰:既祭,披磔其牲,以散風也。或省作矺。
音又,叶竹棘切,音陟。蘇轍〈除日〉詩:念同去鄕里,此節已三失;楚人重歲時,爆竹鳴磔磔。
注解
〔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石部。
〔磔〕字拼音是zh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石、桀,五行属土。
〔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é] ⑴ 古代分裂牲体以祭神。⑵ 古代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⑶ 汉字笔形之一,即“捺( nà )”。
磔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国学下载整理。磔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