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26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512頁,第12字
標點整理本: 第458頁,第11字
音《唐韻》:書玉切;《集韻》、《韻會》:輸玉切;《正韻》:式竹切,音㑛。
《說文》:縛也。〔徐曰〕束薪也。
《詩・周南》:白茅純束。
例又,五疋爲束。
《禮・雜記》:納幣一束。
例又,五十矢爲束。
《詩・周頌》:束矢其搜。
例又,脯十脡曰束。
《穀梁傳・隱元年》:束脩之肉,不行境中。
例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束州,趙地。又,姓。
《統譜》:望出南陽,漢疏廣後,避難攺爲束。
音又,《韻會》:春遇切;《周禮註》〔疏〕:詩注切,音戍──約也。
《周禮・司約》〔註〕:言語之約束。約音要。
《史記・漢高紀》:待諸侯至,定要束耳。
音又,叶所律切,音率。蔡邕〈筆賦〉:削文竹以爲管,如桼絲之纏束;形條搏以直端,染元黃以定色。
例从木、从口,與朿別。
注解
〔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束〕字拼音是shù,独体字,可拆字为囗、木、;、𰀉、八。
〔束〕字造字法是会意。从囗( weí )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是捆绑。
〔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ù] ⑴ 捆住,系⑵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⑶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⑷ 控制,限制⑸ 事情的结末⑹ 姓。
束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国学下载整理。束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