囷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囗部
武英殿刻本: 第503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217頁,第32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9頁,第28字
音《唐韻》:去倫切;《集韻》、《韻會》、《正韻》:區倫切,音箘。
《說文》:廩之圓者。从禾,在囗中。圓謂之囷,方謂之京。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囷窌倉城。〔註〕地上爲之,圓曰囷,方曰倉,穿地曰窌。
《詩・魏風》: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註〕圓廩也。又,〈周語〉: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虛。〔註〕先儒以爲圓曰囷,方曰鹿。鹿善聚,亦善散,故囷亦謂之鹿也。
例又,輪囷,屈曲盤戾貌。
《前漢・鄒陽傳》:蟠木根柢,輪囷離奇,爲萬乗器,以左右爲之先也。左思〈吳都賦〉:重葩掩葉,輪囷虬蟠。〔註〕謂木如龍之盤屈也。
例又,星名。石氏《星經》:天囷十二星,主倉廩之屬。
音又,《集韻》、《韻會》、《正韻》巨隕切,音窘──義同。
注解
〔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囗部。
〔囷〕字拼音是qūn,全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囗、禾。
〔囷〕字造字法是会意。从禾在囗( 古围字 )中。本义是圆形的谷仓。
〔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ūn] ⑴ 古代一种圆形谷仓:“(大荒)而~鹿(方形仓)空虚。”⑵ 样子像囷仓的事物:“……少宝之山,百草木成~。”⑶ 积聚;聚拢。
囷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国学下载整理。囷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