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的笔顺
麥字概述
〔麥〕字拼音是mài,部首是麥,总笔画是11画。
〔麥〕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來、夂”或“來、夊”或“""、"𠆢"、夕”。
〔麥〕字造字法是形聲。甲骨文字形。从攵( zhí ),來聲。「麥」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义是麥子。
〔麥〕字仓颉码是JOHE JONI,五笔是SWWT86,SWWQ98,四角号码是40407,郑码是FOOR。
〔麥〕字的UNICODE是U+9EA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40613,UTF-32:00009ea5,UTF-8:E9 BA A5。
〔麥〕字异体字是麦。
麥的意思
麥麦
màiㄇㄞˋ基本解释
①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等多種,子實供磨麵食用,亦可用來制糖或釀酒。通常專指“小麥”(通稱“麥子”)~田。~收。~飯豆羹(指農家粗茶淡飯)。
②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聲。甲骨文字形。从攵( zhí ),來聲。「麥」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麥子。
2.同本義 a general term for wheat, barley,etc.。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麥、大麥、燕麥、黑麥等。子實主要作糧食或作精飼料、釀酒、制飴糖。稈可作編織或造紙原料。
麥,芒谷。 —— 《說文》爰採麥矣。 —— 《詩·鄘風·桑中》芃芃其麥。 —— 《詩·鄘風·載馳》野有麥場。 —— 《聊齋志異·狼三則》麥田淺鬣。 —— 明· 袁宏道《滿井遊記》
麥棱頭(麥田的田畦);麥人(麥心,麥核。即麥仁);麥天(農曆四月前後麥子將熟的天氣);麥舟(運麥的船。麥舟之贈,用爲助喪的典故,本范仲淹父子的故事);麥序(指農曆四月麥子成熟的季節);麥李(麥子成熟時節所出產的李子);麥秀(麥子開花。多用麥秀表懷古情意);麥雨(收麥時節所下的雨);麥花(麥子的花);麥酒(用大麥釀造的酒);麥氣(麥成熟時散發出來的香氣);麥候(指農曆四月麥熟的時節);麥飯豆羹(指農家的粗菜便飯);麥穗兩岐(一麥長出雙穗。爲豐年的徵兆)
3.姓。
麥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麥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23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12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12頁,第36字
音《唐韻》、《集韻》:莫獲切;《韻會》、《正韻》:莫白切,音脈。
《說文》:麥,芒穀,秋種厚薶。麥,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
《禮・月令》:孟夏麥秋至。蔡邕曰:百穀各以初生爲春,熟爲秋。麥以初夏熟,故四月於麥爲秋。又,《前漢・武帝紀》:勸民種宿麥。〔註〕師古曰:歲冬種之,經歲乃熟,故云宿麥。
例又,一種蕎麥,一名烏麥,南北皆種之,亦名荍麥。
例又,《爾雅・釋草》:蘥,雀麥。〔註〕卽燕麥也。
例又,《爾雅・釋草》:大菊,蘧麥。〔註〕大菊,一名麥句薑,卽瞿麥。
例又,姓。
《隋書》有麥鐵杖。
音又,《集韻》:訖力切,音極。
《詩・鄘風》:爰采麥矣,沫之北矣。又,〈豳風〉: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音又,叶莫故切,音暮。晉太和末童謠:白門種小麥,叶上路。○〔按〕麥从來不从夾,从夊不从夕;來象其實,夂象其根。俗作麥,非。又,楊愼謂麥有昧音,引范文正公安撫江淮,進民閒所食烏昧草,謂卽今燕麥也。淮南謂麥爲昧,故史從音爲文,殊不知燕麥卽野稷也。升庵失考,乃引范文正所進烏昧草當之,蓋鳥昧草實蕨也。附辨於此。
注解
〔麥〕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麥部。
〔麥〕字拼音是mài,上下结构,可拆字为來、夊、!、、𠆢、夕。
〔麥〕字造字法是形聲。甲骨文字形。从攵( zhí ),來聲。「麥」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义是麥子。
〔麥〕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mài] ⑴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等多種,子實供磨麵食用,亦可用來制糖或釀酒。通常專指“小麥”(通稱“麥子”)⑵ 姓。
麥字的翻译
- wheat, barley, oats; KangXi radical number 199
- Getreide, Korn, Weizen, Gerste, Hafer (S, Bio), Radikal Nr. 199 = Weizen, Gerste, Hafer (S, Sprachw)
- blé, céréale
麥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出组
商 甲骨文 何组
商 甲骨文 无名组
商 甲骨文 黄组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
秦 简 睡虎地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