髁的笔顺
髁字概述
〔髁〕字拼音是kē,部首是骨,总笔画是17画。
〔髁〕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骨、果”,五行属木。
〔髁〕字仓颉码是BBWD,五笔是MEJS,四角号码是76294,郑码是LWKF,中文电码是9629,区位码是8733。
〔髁〕字的UNICODE是U+9AC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617,UTF-32:00009ac1,UTF-8:E9 AB 81。
〔髁〕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6243。
〔髁〕字异体字是踝、𡱼。
髁的意思
髁
kēㄎㄜ基本解释
◎骨头上的突起,多长在骨头的两端,亦指大腿骨或膝盖骨。
详细解释
名词
1.股骨tighbone; femur。
髁,髀骨也。 —— 《说文》。段玉裁注:“髀骨,犹言骰骨也。”
2.尾骨coccyx。
髁,尻骨。 —— 《一切经音义》引《三苍篇》
3.踝骨。也作“踝”anklebone。
群儿坌涌,各持砖瓦击其髁…次日,家人寻之归,两足青紫。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4.膝骨。也 指膝部kneecap。
髁,膝骨。 —— 《广韵》
5.膝端为髁,踵两旁圜骨为髁 condyle。如:肱骨髁;股骨髁。
髁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骨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68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49頁,第4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45頁,第18字
音《唐韻》、《集韻》苦臥切,音課。
《說文》:髀骨也。
《博雅》:臎髁,也。
《廣韻》:膝骨。
音又,《集韻》:苦果切,音顆。又,苦禾切,音科──義同。
音又,《集韻》:苦瓦切,音跨。
《莊子・天下篇》:謑髁無任。〔釋文〕謑髁,不正貌。王云:猶謹刻也。
《韻會》:髁,今作骻。
音又,《集韻》:苦會切,音檜──義同。或作。
注解
〔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骨部。
〔髁〕字拼音是kē,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骨、果,五行属木。
〔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kē] ⑴ 骨头上的突起,多长在骨头的两端,亦指大腿骨或膝盖骨。
髁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四下反切苦臥切頁碼第128頁,第16字續丁孫
髁
髀骨也。从骨果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八反切苦禍反頁碼第331頁,第6行,第3字述
髀骨也。從骨果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四下反切苦臥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658頁,第2字許惟賢第294頁,第2字
髀骨也。
段注髀骨猶言股骨也。醫經亦謂之股骨。沈氏彤《釋骨》云:腰䯊骨旁臨兩股者曰堅骨,曰大骨,曰髂。一身之伸屈司焉。故通曰機關。關之旁曰髀樞,亦曰樞機者,髀骨之入樞者也。在膝以上者曰髀骨,曰股骨。其直者曰楗。其斜上俠髖者則所謂機也。按髀之上曰髖卽俗所謂髂也。髁者,髀與髖相按之處。人之所以能立,能行,能有力者皆在於是。故醫經謂之機。《骨空論》曰俠髖曰機是也。醫經曰腰髁骨者,其字當作䯊。卽髂字。不當作髁。《文》注引《埤蒼》曰:髂,腰骨也。
从骨。果聲。
段注苦臥切。十七部。
髁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55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339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265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68頁,第1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60頁,第14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570頁,第6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986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319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828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01頁,第15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64頁,第15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277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4433頁【補遺】第16663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919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338頁【崇文】第134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495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四冊,第408頁,第2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423頁,第9字 |
髁字的翻译
- thigh bone, hipbone; kneecap
- Gelenkköpfe (S)
- rotule
髁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