蓍的笔顺
蓍字概述
〔蓍〕字拼音是shī,部首是艹,总笔画是13画。
〔蓍〕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耆”。
〔蓍〕字仓颉码是TJPA,五笔是AFTJ,四角号码是44601,郑码是EBRK,中文电码是5558,区位码是6173。
〔蓍〕字的UNICODE是U+84C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997,UTF-32:000084cd,UTF-8:E8 93 8D。
〔蓍〕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5369。
〔蓍〕字异体字是𦮂、𫂓。
蓍的意思
蓍
shīㄕ基本解释
◎〔~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通称“蚰蜒草”、“锯齿草”)。古代用其茎占卜,如“~龟”。
详细解释
名词
◎蓍草 yarrow。古代常以其茎用作占卜。
蓍,蒿属。从草,耆声。生千岁三百茎。 —— 《说文》蓍,百年一本生百茎。 —— 《尚书大传》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 《易·说卦传》冽彼下泉,浸彼苞蓍。 —— 《诗·曹风·下泉》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著龟。 —— 《龟·系辞》
蓍龟(蓍草和龟甲。古时用以占卜);蓍蔡(指卜筮。蓍草与大龟,是占卜吉凶的用具);蓍簪(用蓍草茎做成的簪子);蓍艾(蓍草与艾草);蓍草(即蓍。古代用以占卜的草)
蓍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14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51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20頁,第16字
古文:
音《唐韻》:式之切;《正韻》:申之切,音尸。
《詩・曹風》:浸彼苞蓍。〔傳〕蓍,草也。
《說文》:蒿屬,易以爲數,天子蓍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白虎通》:蓍之言耆也,陽之老也。
《易・繫辭》:蓍之德,圓而神。
《韓詩外傳》:孔子出遊,婦人中澤而哭,孔子問焉,曰:鄕者刈蓍薪,亡我蓍簪。
音又,《集韻》:蒸夷切,音脂──義同。
注解
〔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蓍〕字拼音是shī,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耆。
〔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ī] ⑴ 〔~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通称“蚰蜒草”、“锯齿草”)。古代用其茎占卜,如“~龟”。
蓍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式脂切頁碼第22頁,第32字續丁孫
蓍
蒿屬。生千歲三百莖。《易》以爲數。天子蓍九尺,諸矦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从艸耆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反切申離反頁碼第85頁,第5行,第2字述
蒿葉屬。生千歲,三百莖。《易》以爲數:天子蓍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從艸耆聲。
鍇注臣鍇按:《白虎通》:蓍之言耆也,陽之老也。故其數奇,言九尺七尺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式脂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36頁,第3字許惟賢第59頁,第3字
蒿屬。
段注謂似蒿而非蒿也。陸機曰:似藾蕭。靑色。
生千歲三百莖。
段注艸木疏,《博物志》說皆同。《尙書大傳》曰:蓍之爲言耆也。百年一本生百莖。
易㠯爲數。
段注數,筭也。謂占易者必以是計筭也。詳《易・辭》。
天子蓍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段注此禮三正記文也。亦見《白虎通》。《儀禮・特牲》饋食。筮者坐筮。《少牢》饋食。筮者立筮。鄭注。卿大夫蓍五尺。立筮。士之蓍短。坐筮。皆由便也。賈公彥曰:然則天子諸侯立筮可知。
从艸。耆聲。
段注式脂切。十五部。
蓍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2頁,第7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69頁,第7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70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0頁,第7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5頁,第1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90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69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415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37頁,第5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7頁,第14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9頁,第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55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655頁【補遺】第16227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332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76頁【崇文】第30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88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一冊,第452頁,第6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75頁,第16字 |
蓍字的翻译
- milfoil, plant used in divination
- Bergschafgarbe (Achillea alpina) (S, Bio)
- achillée, herbe des devins
蓍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