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tāo ㄊㄠ

糸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7D5B
汉语字典

糸部

12画

4画

左右结构

tao

tāo

WHTI

OLOF OLHF

NIRZ

27293

7D5B

322354554234 撇、竖、竖、撇、横撇/横钩、捺、撇折、撇折、点、竖钩、撇、点

縚 絛 𠍞 𦃬 𩌜

絛的笔顺

折叠展开

絛字概述

折叠展开

〔絛〕字拼音是tāo,部首是糸,总笔画是12画。

〔絛〕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攸、糸”。

〔絛〕字仓颉码是OLOF OLHF,五笔是WHTI,四角号码是27293,郑码是NIRZ

〔絛〕字的UNICODE是U+7D5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091,UTF-32:00007d5b,UTF-8:E7 B5 9B。

〔絛〕字异体字是縚、絛、𠍞、𦃬、𩌜

絛的意思

折叠展开

tāoㄊㄠ

基本解释

用絲線編成的帶子。亦作“縧”。

絛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06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922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884頁,第20

廣韻》:土刀切;《集韻》、《正韻》:他刀切,絛音韜。
說文》:扁緒也。
玉篇》:纓飾也。
廣韻》:編絲繩也。
急就篇》〔註〕:絛一名偏諸,織絲縷爲之,所以懸係承塵戸㡘,因爲飾也。
禮・內則》〔疏〕:組紃俱爲絛。

又,與條通。
周禮・春官・巾車》:革路龍勒,條纓五就。〔註〕革路,挽之以革也。條,讀爲絛。其樊及纓,皆以絛絲飾之。

類篇》:絛,或从舀作韜。

注解

〔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絛〕字拼音是t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攸、糸

〔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āo] ⑴ 用絲線編成的帶子。亦作“縧”。

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絛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土刀切頁碼436頁,第15

異體

𠍞扁諸也。从糸攸聲。

附注段玉裁注:「《廣雅》作『編緒』,《漢書》及賈生《新書》作『偏諸』,蓋上字作『編』,下字作『諸』為是。諸者,謂合眾采也。」朱駿聲《通訓定聲》:「絛,字亦作縧。」《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以「縧」為正體,「絛」、「縚」為異體。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土刀切頁碼1034頁,第7行,第1

𠍞扁緒也。從糸攸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土刀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617頁,第3許惟賢1139頁,第2

𠍞扁緒也。

段注《廣雅》作編緒。《漢書》及賈生《新書》作偏諸。葢上字作編,下字作諸爲是。諸者謂合眾采也。《賈誼傳》曰:今民賣僮者。爲之繡衣絲偏諸緣。服虔曰:偏諸如牙條。以作緣。又白縠之表。薄紈之裏。緁以偏諸。晉灼曰:以偏諸緁著衣。然則偏諸之爲絛明矣。《雜記》注曰:紃,若今時絛也。《毛詩》、《左傳正義》曰:王后親織玄紞。卽今之絛繩。必用雜采線織之。按紴,䋐葢其闊者。絛其陿者。紃其圜者。

从糸。攸聲。

段注土刀切。古音在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即編攏來的絲。

絛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62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107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826頁
4說文校箋第578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517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1910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21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42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75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44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553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456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2714頁【補遺】第17915頁
14通訓定聲第935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135頁【崇文】第4537頁
16說文句讀第1885頁
17章授筆記第546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210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208頁,第5字

絛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ilk braid, sash
  2. Band, Bänder (S, Tech)​, flechten, Litze (S)

絛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絛(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絛(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絛(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絛(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絛(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