眈的笔顺
眈字概述
〔眈〕字拼音是dān,部首是目,总笔画是9画。
〔眈〕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冘”,五行属火。
〔眈〕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目,冘( yín )声。本义是眈眈。注视的样子。
〔眈〕字仓颉码是BULBU,五笔是HPQN,四角号码是64012,郑码是LWRD,中文电码是4167,区位码是7781。
〔眈〕字的UNICODE是U+770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472,UTF-32:00007708,UTF-8:E7 9C 88。
〔眈〕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4194。
〔眈〕字异体字是𧡪、𪾡。
眈的意思
眈
dānㄉㄢ基本解释
①注视。虎视~~(凶狠贪婪地看着)。
②古同“耽”,沉溺。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目,冘( yín )声。本义:眈眈。注视的样子。
2.虎视;雄视glare。
眈,视近而志远也。从目,冘声。 —— 《说文》虎视眈眈。 —— 《易·颐》。马注:“虎不眎貌。”眈眈,视也。 —— 《广雅》眈眈,威视之貌。 —— 《汉书·叙传》注。按,训下视者,紞为组下垂,耽为耳下垂,故眈为目下视也。眈,虎视也。 —— 《集韵》
3.爱好;迷恋 be keen on; indulge in。如:眈悦(酷爱;喜爱)
眈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目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20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802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759頁,第18字
音《唐韻》:丁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含切,音酖。
《說文》:視近而志遠。
《易・頤卦》:虎視眈眈。〔釋文〕虎下視貌。
音又,樂也。
《書・無逸》:惟眈樂之從。〔傳〕過樂之謂眈。
《中庸》:和樂且眈。
《詩・小雅》作湛。
《爾雅・釋詁》作妉。
《說文》作媅,音義同。
音又,《廣韻》、《集韻》都感切,酖上聲──亦虎視也。
音又,《廣韻》:徒含切;《集韻》:徒南切,音潭──義同。
音又,《集韻》:徒感切,潭上聲──徐視也。與同。
音又,《集韻》:丑甚切,音踸──出頭視也。通作闖。
音又,叶持林切,音沈。
《詩・衞風》「于嗟女兮,無與士眈」,叶上葚。葚,平聲。張翰〈雜〉詩:靑條若總翠,黃葉如散金;嘉卉亮有觀,顧此難久眈。
例《正字通》:眈與耽別。耳之耽从耳,眈樂之眈从目。易,書,詩本作眈,譌作耽。
《正韻》耽,一作眈,非。俗作躭,尤非。
注解
〔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眈〕字拼音是d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冘,五行属火。
〔眈〕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目,冘( yín )声。本义是眈眈。注视的样子。
〔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ān] ⑴ 注视⑵ 古同“耽”,沉溺。
眈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四上反切丁含切頁碼第105頁,第7字續丁孫
眈
視近而志遠。从目冘聲。《易》曰:「虎視眈眈。」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七反切丁貪反頁碼第275頁,第5行,第2字述
視近而志逺。從目冘聲。《易》曰:「虎視眈眈。」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四上反切丁含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523頁,第4字許惟賢第234頁,第11字
視近而志遠。
段注謂其意㴱沈也。馬云:虎下視皃。
从目。冘聲。
段注丁含切。八部。
易曰:虎視眈眈。
段注頤六四爻辭。
白话解释
眈,近观而远虑。字形采用“目”作边旁,“冘”作声旁。《易经》上说:“虎视猎物,眼露凶光。”
眈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05頁,第4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280頁,第4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221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38頁,第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32頁,第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466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799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876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676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82頁,第25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35頁,第9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013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3817頁【補遺】第16569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36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274頁【崇文】第109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393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三冊,第796頁,第3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353頁,第8字 |
眈字的翻译
- gloat, stare at; to delay, to loiter, to hinder
- observer attentivement
眈的字源字形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