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的笔顺
枋字概述
〔枋〕字是多音字,拼音是fāng、bìng,部首是木,总笔画是8画。
〔枋〕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方”,五行属木。
〔枋〕字仓颉码是DYHS,五笔是SYN86,SYT98,四角号码是40927,郑码是FSY,中文电码是2658,区位码是7242。
〔枋〕字的UNICODE是U+678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507,UTF-32:0000678b,UTF-8:E6 9E 8B。
〔枋〕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3882。
〔枋〕字异体字是舫。
枋的意思
枋
1fāngㄈㄤ基本解释
①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木材可做车。
②方柱形木材。~子(亦指棺材)。
详细解释
名词
1.枋树。木名big tree used for making boats。
枋,枋木也。可作车,从木,方声。 —— 《说文》我决起而飞,枪榆枋。 —— 《庄子·逍遥游》
枋榆(枋树与榆树)
2.筑堤堰用的大木桩stake; pile。
后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也。 —— 《水经注》
3.泛指木棒bar。
突然,他抓起一根短短的木枋,站起来,走到柜台边。 —— 谭秀牧《失去的黑金刚》
4.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方柱形木材 square wood。
门枋
枋
2bㄅ˙基本解释
◎同“柄”,权柄。
枋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32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515頁,第2字
標點整理本: 第461頁,第1字
音《唐韻》:甫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正韻》:敷房切,音方。
《說文》:木可作車。
《管子・地員篇》:其杞其枋。
例又,《南方草木狀》:蘇枋木出九眞,南人以之染絳,漬以大庾之水則色愈深。
例又,揚子《方言》:蜀人以木偃魚曰枋。
音又,《集韻》:甫妄切,妨去聲──舟師也。
音又,《集韻》、《韻會》陂病切──與柄同。
《周禮・春官》:內史掌王八枋之法,以詔王治,謂爵、祿、予、奪、生、殺、廢、置也。
例又,《儀禮・士昏禮》:酌醴,加柶面葉,受醴面枋。〔疏〕柶,朼類;枋,柶柄也。
例又,《正韻》:舫,亦作枋。
卷目:考證・辰集中 部首:木部
愛日堂藏本: 第284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0頁,第32字
《揚子・方言》蜀人以木偃魚曰枋。
謹按方言無以木偃魚曰枋之文,查係集韻。謹改揚子方言爲集韻。
注解
〔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枋〕字是多音字,拼音是fāng、bì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方,五行属木。
〔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āng]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木材可做车。⑵ 方柱形木材㈡ [b] ⑴ 同“柄”,权柄。
枋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府良切頁碼第182頁,第23字續丁孫
枋
木。可作車。从木方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一反切府昌反頁碼第452頁,第3行,第1字述
木,可作車。從木方聲。
鍇注臣鍇按:《字書》:枋,檀木也。又,蜀人以木偃爲枋,晉有地名枋頭。《周禮》以爲柄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府良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976頁,第3字許惟賢第431頁,第1字
枋木。可作車。
段注禮,《周官》皆以枋爲柄。古音方聲丙聲同在十部也。
從木。方聲。
段注府良切。十部。
枋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60頁,第5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463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61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28頁,第1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25頁,第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788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381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028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155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42頁,第5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27頁,第6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815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5810頁【補遺】第16860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666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473頁【崇文】第188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714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五冊,第782頁,第2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564頁,第4字 |
枋字的翻译
- sandalwood; tree used as timber
- Sandelholz, Santalum album
- bois de construction
枋的字源字形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秦 简 睡虎地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