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的笔顺
娶字概述
〔娶〕字拼音是qǔ,部首是女,总笔画是11画。
〔娶〕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取、女”,五行属木。
〔娶〕字造字法是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取,取亦声。本义是男子结婚。把女子接过来成亲。
〔娶〕字仓颉码是SEV,五笔是BCVF,四角号码是17404,郑码是CEXZ,中文电码是1235,区位码是4002。
〔娶〕字的UNICODE是U+5A3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3094,UTF-32:00005a36,UTF-8:E5 A8 B6。
〔娶〕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2197,属次常用字。
〔娶〕字反义词是嫁,异体字是取。
娶的意思
娶
qǔㄑㄩˇ基本解释
◎把女子接过来成亲。~亲。~妻。迎~。嫁~。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取,取亦声。本义:男子结婚。把女子接过来成亲。
2.同本义take a wife;(of a man)marry。
娶,取妇也。 —— 《说文》勿为娶女。 —— 《易·姤卦》椒举娶于 申公子牟。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娶妻如之何? —— 《孟子·万章上》娶妇后不过二人。 —— 清· 洪亮吉《治平篇》各娶妇。孙又娶妇。
迎娶(娶妻)
3.带进,接收 take。如:娶一个印第安女人为妻。
娶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下 部首:女部
武英殿刻本: 第621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263頁,第30字
標點整理本: 第199頁,第39字
音《廣韻》:七句切;《集韻》、《韻會》:逡遇切,音趣。
《說文》:娶婦也。胡安定〈家訓〉:嫁女須勝吾家,則女之事人必戒;娶婦須不若吾家,則事舅姑必謹。
音又,《集韻》:新於切,音胥──商娶,媒也。
音又,詢趨切,音須。荀卿〈佹〉詩:閭娶子奢,莫之媒也。或作娵。一作雙雛切,音毹。
音又,遵須切,音諏──人名。烏孫王岑娶,經史內通作取。
注解
〔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下,康熙部首是女部。
〔娶〕字拼音是qǔ,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取、女,五行属木。
〔娶〕字造字法是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取,取亦声。本义是男子结婚。把女子接过来成亲。
〔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ǔ] ⑴ 把女子接过来成亲
娶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七句切頁碼第411頁,第19字續丁孫
娶
取婦也。从女从取,取亦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七駐反頁碼第985頁,第2行,第2字述
取婦也。從女取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七句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2452頁,第6字許惟賢第1067頁,第3字
取婦也。
段注取彼之女爲我之婦也。《經典》多叚取爲娶。
从女。取聲。
段注說形聲包會意也。此從小徐本七句切。古音在四部。
白话解释
娶,抢妇为妻。字形采用“女、取”会义,“取”也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從女、取聲,篆文、隸書、楷書同。字從「女」為義符,表示此字與女子有關;從「取」為聲也有兼義的功能,有不少學者主張古代婚姻起源於搶婚,這就是「取」。當然,古代婚姻未必一定起源於搶婚,男子婚姻得妻也是「取」。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娶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13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041頁,第4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77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42頁,第8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86頁,第16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794頁,第5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026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064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601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23頁,第15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20頁,第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297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2036頁【補遺】第17831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457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072頁【崇文】第428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767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755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135頁,第7字 |
娶字的翻译
- marry, take wife
- jdm. zur Frau nehmen ( Heirat, Ehe ) (V), eine Frau ehelichen ( Heirat, Ehe ) (V), eine Frau heiraten ( Heirat, Ehe ) (V)
- épouser (une femme), prendre pour femme
娶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宾组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