剴字概述
〔剴〕字拼音是kǎi,部首是刂,总笔画是12画。
〔剴〕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豈、刂”。
〔剴〕字仓颉码是UTLN,五笔是MGKJ,四角号码是22100,郑码是LLUK。
〔剴〕字的UNICODE是U+527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108,UTF-32:00005274,UTF-8:E5 89 B4。
〔剴〕字异体字是剀、挨、𧰙。
剴的意思
剴剀
kǎiㄎㄞˇ基本解释
①〔~切〕符合事實,如“~~中理”、“~~教導”。
②規勸諷喻。~諷。以古~今。
详细解释
名词
◎(形聲。从刀,豈聲。本義:大鐮) 同本義 sickle 剴,大鐮也。切地以芟刈者,亦名鉊。字亦作鐖。——《說文》 鐖鑿棘矜也。——《史記·淮南衡山傳》
動
1.磨,磨刀grind。
剴…一曰摩也。 —— 《說文》剴,磨也。 —— 《廣雅》
2.規勸,諷喻admonish。
言古以剴今,諷刺也。 —— 《周禮》注
言古以剴今;剴拂(勸戒匡正);剴諷(諷喻)
3.殺;砍kill; cutt。
郡王這裏是帝輦之下…如何胡亂剴得人? —— 《警世通言》
形容词
◎中肯,切實 pertinent; true 其辭懇直剴。——《元史·朵羅臺傳》 又如:剴直(懇切直率);剴切(與事理完全吻合);剴到(切實周到);剴易(切實平易);剴摯(懇切真摯) 【漢典】。
剴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0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2頁,第45字
標點整理本: 第70頁,第35字
音《唐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音該。
《說文》:鎌也。从刀,豈聲。一曰摩也。
音又,《玉篇》:切也、動也。
《唐書・魏徵傳》: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心者。
音又,《唐韻》:五來切;《集韻》:魚切,音皚──義同。
音又,《集韻》:居代切,該去聲──義同。
注解
〔剴〕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刀部。
〔剴〕字拼音是kǎ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豈、刂。
〔剴〕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kǎi] ⑴ 〔~切〕符合事實,如“~~中理”、“~~教導”。⑵ 規勸諷喻
剴字的翻译
- sharpen; carefully, thorough
- sorgfältig, sorgsam
- soigneusement, modérément
剴的字源字形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上博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