仢字概述
〔仢〕字拼音是bó,部首是亻,总笔画是5画。
〔仢〕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勺”。
〔仢〕字仓颉码是OPI,五笔是WQYY,四角号码是27220,郑码是NRS。
〔仢〕字的UNICODE是U+4EE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194,UTF-32:00004ee2,UTF-8:E4 BB A2。
仢的意思
仢
bóㄅㄛˊ基本解释
◎〔~约〕古为流星。
仢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5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93頁,第10字
標點整理本: 第18頁,第6字
音《集韻》、《韻會》弼角切,音雹。
《爾雅・釋天》:奔星爲仢約。〔郭註〕流星也。
音又,《廣韻》:市若切;《集韻》:是若切,音芍──義同。
音又,《集韻》:亭歷切,音狄。
《說文》:約也。
〇〔按〕字書仢同「彴」,有三義,一曰奔星,一曰橫木渡水,一曰約也,而音切各不同,《字彙》、《正字通》皆失之。蓋訓流星者有二切,一雹音,一芍音。其音雹者,本《爾雅》奔星爲仢約,註蒲握切,音雹;《正韻》弼角切,同《玉篇》,則變用通廣門法,扶約切,亦得雹音。
《字彙》不知此,其用符約切,切母、切韻與《玉篇》同;而音房入聲,則與《爾雅》、《正韻》、《玉篇》異。蓋《字彙》不知《玉篇》之用通廣,仍以音和門法釋之,此其所以誤也。至彳部彴,《字彙》仍音薄,想亦疑於心久而攺耳。其音芍者,本《廣韻》市若切,訓流星也,《正字通》因之,註職略切,音灼,以譏《字彙》薄、縛二音之非,不知職略切之與市若切,一隸禪母,一隸照母,如天淵之別。蓋《廣韻》十八藥,仢有二切,市若切音芍者訓流星,之若切音斫者訓橫木渡水;《玉篇》之約切;《正韻》、《字彙》職略切,俱與《廣韻》切同,皆訓橫木渡水,則其與奔星之音雹、芍者無涉明矣。乃《正字通》專務闢《字彙》而不知,誤認《廣韻》橫木之音爲奔星之音,此《正字通》所以誤也。又有音狄者,蓋本《說文》徒歷切訓約也一條㊟,《玉篇》、《字彙》音切與《說文》同,而《正字通》則攺从丁歷切,音狄,不知丁隸端母,徒隸定母,隂陽淸濁之迥異,丁歷切卽不音狄矣,此則《正字通》之誤也。至於訓奔星者,此有雹、芍二音,《說文》之徒歷切訓約者㊟,與奔星無涉;而《字彙》、《正字通》之音狄者,遺約也一解,而俱謾綴於奔星之後曰義同,是奔星之仢,亦可讀如狄,豈非《字彙》、《正字通》之皆誤者乎。二書音切,譌誤甚多,姑記其尤誤者於此。
注解
〔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仢〕字拼音是bó,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勺。
〔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ó] ⑴ 〔~约〕古为流星。
仢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徒歷切頁碼第260頁,第26字續丁孫
仢
約也。从人勺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五反切田溺反頁碼第669頁,第5行,第3字述
約也。從人勺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徒厯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485頁,第5字許惟賢第652頁,第5字
約也。
段注㬪韵爲訓。《釋天》曰:奔星爲仢約。舊作彴約。《佩觿辨證》曰:字从人。不从彳。或云許本作仢約也。三字爲旬。
从人。勺聲。
段注徒厯切。古音在二部。仢約讀如招搖。
仢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512頁,第1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655頁,第1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500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30頁,第1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14頁,第1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135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937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4011頁,第3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676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03頁,第5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325頁,第9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674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8035頁【補遺】第1719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322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689頁【崇文】第275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065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七冊,第329頁,第3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767頁,第6字 |
仢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