㷭字概述
折叠展开
〔㷭〕字拼音是fēng,部首是火,总笔画是15画。
〔㷭〕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逢、火”。
〔㷭〕字仓颉码是YJF,五笔是TDHO,四角号码是37809,郑码是WRCU。
〔㷭〕字的UNICODE是U+3DE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5853,UTF-32:00003ded,UTF-8:E3 B7 AD。
〔㷭〕字异体字是烽。
㷭的意思
折叠展开
㷭
fēngㄈㄥ基本解释
◎同“烽”。《説文•火部》:“㷭,燧,候表也。邊有警則舉火。”
㷭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24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680頁,第25字
標點整理本: 第630頁,第28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敷容切,音丰──同「烽」。
《說文》:燧,表也──邊有警,則舉火。揚子《方言》:㷭,虞望也。
《前漢・韓安國傳》:置㷭。互詳烽字註。
注解
〔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㷭〕字拼音是fē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逢、火。
〔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ēng] ⑴ 同“烽”。《説文•火部》:“㷭,燧,候表也。邊有警則舉火。”
㷭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㷭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same as 烽) a conical brick-structure in which to light a beacon; (in ancient China) a tall structure (on a city wall, etc.) where fire was made to signal enemy invasion or presence of bandits
㷭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