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惊小怪
大惊小怪的意思
指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奇怪。
出处:宋・朱熹《答林择之书》:“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例子:兄弟,休要大惊小怪的,则他便是杨衙内,是个有权有势的的。(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
辨析:“大惊小怪”和“少见多怪”;都有“不必要的过分惊讶”的意思。但“少见多怪”指见识少的人遇见平常的事也觉得新奇而表示惊讶;“大惊小怪”不含“见识少”的意思;也不限于见识少的人;只是指对不足为奇的事表现出过分惊讶。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否定句中。
歇后语:1. 犬咬骆驼 —— 大惊小怪
2. 父子观虎斗 —— 大惊小怪
谜语:吓倒守门妖 (谜底:大惊小怪)
大惊小怪的详细解释
【释义】
形容为一些不足为奇的小事而过分声张、惊怪。※语或出宋・朱熹〈答林择之〉其一四。△“少见多怪”
【典源】
※宋・朱熹〈答林择之书〉其一四(据《朱文公文集》卷四三引)
所示疑义,已略看。端叔、恭叔惠书,极感其意。但如此用功,鄙意不能无疑,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1]做[2]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注解
[1]朴实头:老实、踏实。
[2]将:音jiāng,语助词,置于动词后。
【典故】
“大惊小怪”一语当从“惊怪”变化而来。汉语使用“大?小?”来构词的情形很普遍,例如“大呼小叫”、“大吆小喝”等。一般来说,经过这样构词转化,语义会变得较强,所以“大惊小怪”比“惊怪”语义强,更能夸饰与强化惊怪的程度。“惊怪”一词出现的时代稍早,例如《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乃者日中见昧,阴薄阳,黑气为变,百姓莫不惊怪。”《续汉书志・第三・五行志一》:“有一狗突出,走入司徒府门,或见之者,莫不惊怪。”都是形容惊奇讶异样子。一般使用“惊怪”时,其对象通常确实都是较为奇特的异象,后来构词转化,成为“大惊小怪”一语时,强化了惊怪的程度,但反而习惯用于一些不足为奇的小事,以突显出反应的过度。如宋代朱熹在〈答林择之书〉中说道:“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意思是:对于操存涵养这门学问,应该把它看成一件平常事,在日常中踏实地去做,久而久之便会有成效,不需要过分声张,当成大事般忧心严肃地去讨论与教导,如此反而无助于事。朱子话中的“大惊小怪”,就是指对方反应过度。所以“大惊小怪”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为一些不足为奇的小事而过分声张、惊怪。在清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中有段极为有趣的描述:有个穷光蛋在路上捡到一只死鹌鹑,拿回家想炸来吃,但却没有油,于是提著鹌鹑来到卖油条的摊子,假装要买油条,然后“故意把鹌鹑掉在油锅里面,还做成大惊小怪的样子”,结果鹌鹑熟了,穷光蛋还假意抱怨了店家一番才离开。
【书证】
- 01.宋・朱熹〈答林择之书〉其一四:“要须把此事来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源)
- 02.《朱子语类・卷二八・论语・公冶长上》:“『屡憎于人』,是他说得大惊小怪,被他惊吓者岂不恶之。”
- 03.元・杨显之《潇湘秋雨》第四折:“老头儿你不知道,如今接待廉访大人,休要大惊小怪的,你去那厨房簷下歇宿去。”
- 04.元・杨显之《潇湘秋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休要著人大惊小怪的,若惊觉老夫睡呵,我只打你。”
- 05.明・徐?《杀狗记》第二八出:“啐!我只道有十来个,这等慌张,元来只是一个,也直得大惊小怪!”
- 06.《西游记》第四七回:“老者叫:『掌灯来!掌灯来!』家里人听得,大惊小怪道:『厅上念经,有许多香烛,如何又教掌灯?』”
- 07.《喻世明言・卷三五・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外面皇甫殿直和行者尾著他,两人来到门首,见他们入去,听得里面大惊小怪,抢将入去看时,见克著他浑家,䦶䦷性命。”
- 08.《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方在惶惑之际,船仓中忽然有人大惊小怪,又齐拥入后舱。”
- 09.《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明日叫老妻去看望赛儿,……若在时打个暗号,我们一齐入去,先把他大门关了,不要大惊小怪,替别人做饭。”
- 10.《醒世姻缘传》第一九回:“约有一更多天,大门久已关闭。那小鸦儿叫季大叔开门,季春江还不曾听见,小鸦儿又不好大惊小怪的叫唤唐氏。”
- 11.《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我当你说甚么话,原来是这个事!也要大惊小怪,磕头礼拜的,甚么要紧?我明日就把银子送来与你!”
- 12.《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我又不犯法,又不打钦案的官司,那里有个拦门不许进去的理!你们这般大惊小怪,只好吓那乡里人!”
- 1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一个破落户……家里没有那些油,因拿了鹌鹑,假意去买油炸脍,故意把鹌鹑掉在油锅里面,还做成大惊小怪的样子。”
- 1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你要看见那种情形,还不知要怎样大惊小怪呢?”
【用法】
语义形容为一些不足为奇的小事而过分声张、惊怪。
类别用在“惊惧恐慌”的表述上。
例句
①东西用久了难免会坏,灯泡不亮,不用这么大惊小怪。
②孩子只是有点感冒,不必大惊小怪地到处求神问卜吧!
③她一向追求流行,就算去穿鼻环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④电脑现在家家都有,你为什么看到他有,这么大惊小怪?
⑤他把青少年染发这种行为说成是伤风败俗,未免也太大惊小怪了吧!
⑥我只不过是划破了点皮,敷敷药就没事,你们干嘛如此大惊小怪的?
⑦看到母亲今天化了妆,父亲一副大惊小怪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出来。
【辨识】
同义“大惊小怪”及“少见多怪”都有对都事物表现了过份惊讶的意思。
异义“大惊小怪”侧重于因反应过度而惊怪;“少见多怪”特指对平常的事物也觉得惊讶,侧重于因见闻狭隘而惊怪。
例句
大惊小怪 | 少见多怪 | 例句 |
---|---|---|
✅ | ❌ | 看到母亲今天化了妆,父亲一副大惊小怪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出来。 |
❌ | ✅ | 小明真是少见多怪,连蟒蛇都没见过。 |
大惊小怪的翻译
- get excited over a little thing
- 大(おお)げさに騒(さわ)ぎ立(た)てる
- удивляться по пустякáм
- s'étonner pour peu de chose(beaucoup de bruit pour r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