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shānzhēnmiàn

不识庐山真面目

拼音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怎么读

注音 ㄅㄨˋ ㄕˊ ㄌㄨˊ ㄕㄢ ㄓㄣ ㄇㄧㄢˋ ㄇㄨˋ

繁体 不識廬山真面目

感情中性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意思

折叠展开

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
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例子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不识庐山真面目!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诗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不识事物的本质。

故事 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无法认识庐山的全貌。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常用此语来比喻人因陷于事物环境中,以致只见局部,不能知道事物的全面。如:“在这紫禁城中,东逛西逛,也只能欣赏一隅,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憾啊!”也可引喻对刻意遮掩的事物难窥究竟。如:“到底谁是天字第一号?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fail to see what Lushan really looks like--fail to see the real appearance of person or a thing

不识庐山真面目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bù fǒu),一部,共4画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不,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shí zhì),讠部,共7画

知道,认得,能辨别。如:识辨。识破。识相( xiàng )。识途老马。

所知道的道理。如:知识。常识。

辨别是非的能力。如:见识。远见卓识。

读(lú),广部,共7画

房舍。如:茅庐。庐墓(①古人于父母或老师死后,服丧期间守护坟墓,在墓旁搭盖的小屋居住;②庐舍和坟墓)。

姓。

读(shān),山部,共3画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如: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形状像山的。如: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形容大声。如:山响。山呼万岁。

姓。

读(zhēn),目部,共10画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如:真诚。真谛。真挚。真心。逼真。认真。真才实学。真知灼见。

确实,的确。如:真好。真正。真切。

清楚,显明。如:看得真。咬字很真。

本性,本原。如:纯真。天真。

人的肖像。如:传( chuán )真。写真。

汉字的楷书。如:真字。真书。真草隶篆。

姓。

读(miàn),面部,共9画

头的前部,脸。如:脸面。颜面。面目。面面相觑。

用脸对着,向着。如:面对。面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事物的外表。如:地面。面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面额(票面的数额)。

方位,部分。如:前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如:一面鼓。

会见,直接接头的。如:当面。面议。面晤。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如:平面。曲( qū )面。

粮食磨成的粉:小米面。玉米面。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面。

粉末。如:药面儿。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如:面条。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如:这种瓜很面。

读(mù),目部,共5画

眼睛。如: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看,视。如: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如:目的( dì )(亦指箭靶的中心)。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如:条目。纲举目张。

名称。如:数目。巧立名目。

标题。如:目录。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如: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

孔眼。如:网目。

指为首的人。如: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