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uyǎnshítàishān

有眼不识泰山

拼音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怎么读

注音 ㄧㄡˇ ㄧㄢˇ ㄅㄨˋ ㄕˊ ㄊㄞˋ ㄕㄢ

繁体 有眼不識泰山

感情中性

近义词有眼无珠 视而不见

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

折叠展开

泰山:我国的名山;在山东省境内。
有眼睛;却不认得地位很高或本领很大的著名人物。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例子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到如今你拿他当古董铺老板看待,真正'有眼不识泰山'了!”

正音“识”,读作“shí”,不能读作“shì”。

辨形“泰”,不能写作“秦”。

辨析有眼不识泰山”和“有眼无珠”;都含有“见识浅陋;不识人”的意思。但“有眼不识泰山”偏重在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著名人物;还可用来指责或嘲讽人。不作为骂人话;“有眼无珠”比喻对人或事物没有识别能力;不限于人;更不限于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可用作骂人话。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用于自谦的客套话。

歇后语1. 瞎子拜见岳父 —— 有眼不识泰山
2. 鲁班招女婿 —— 有眼不识泰山

谜语看见岳父不搭腔 (谜底:有眼不识泰山)

故事 宋朝时期,东京禁军拳棒教头王进的父亲王升曾经棒打小流氓高俅。10年后高俅官至殿帅府太尉,直接管辖王进。高俅为报一棒之仇把王进抓来打一顿。王进连夜携全家逃到史家庄,史进有眼不识泰山,还是史父识英雄,让史进拜王进为师。

有眼不识泰山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比喻不知礼敬或认不出权贵者。《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𫗰媪》:“有眼不识泰山,望乞恕罪。”

有眼不识泰山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have eyes but fail to see Taishan Mountain
  2. 眼(め)はあっても立派(りっぱ)な人物(じんぶつ)を知(し)らない

有眼不识泰山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yǒu yòu),月部,共6画

存在。如: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表示所属。如:他有一本书。

表示发生、出现。如:有病。情况有变化。

表示估量或比较。如:水有一丈多深。

表示大、多。如:有学问。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如:有劳。有请。

无定指,与“某”相近。如:有一天。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如:有夏。有宋一代。

读(yǎn),目部,共11画

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如:眼睛。眼底。眼力。眼色。眼神。眼帘。眼目。眼疾手快。

见识,对事物的看法。如:眼光远大。眼界开阔。

孔洞,窟窿。如:炮眼。针眼儿。泉眼。

关节,要点。如:节骨眼儿。字眼儿。

戏曲中的节拍。如:一板三眼。

当前。如:眼前利益。眼下。

量词。如:一眼井。

围棋术语,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

读(bù fǒu),一部,共4画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不,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shí zhì),讠部,共7画

知道,认得,能辨别。如:识辨。识破。识相( xiàng )。识途老马。

所知道的道理。如:知识。常识。

辨别是非的能力。如:见识。远见卓识。

读(tài),氺部,共10画

平安,安定。如:泰适(幽闲安适)。泰安。泰然处之。

佳,美好。如:泰运。否( pǐ )极泰来。

极。如:泰西(旧指欧洲)。

骄纵,傲慢。如:泰侈(骄纵奢侈)。骄泰。

通。如:天地交泰。

读(shān),山部,共3画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如: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形状像山的。如: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形容大声。如:山响。山呼万岁。

姓。

有眼不识泰山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