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异大同的意思
小部分不同,大部分相同。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文心雕龙・檄移》:“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
例子:鲁迅《死魂灵百图·小引》:“例如男子的衣服,和现在虽然小异大同,而闺秀们的高髻圆裙,则已经少见。”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比较。
小异大同的详细解释
【释义】
犹“大同小异”。见“大同小异”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大同小异”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大同小异”的典源本于《庄子・天下》篇提到惠施的一段话。惠施是战国名家的代表人物,名家就是逻辑学家,他们的学说很计较逻辑的是非,这一点和庄子超脱逍遥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庄子常借惠子的见解来作反例。〈天下〉篇引用惠子这一段话的大意是这样的:惠施知识虽然很广博,读过很多书,但也因此,所知道的道理驳杂,发表的见解也有所不妥。例如他曾分析物的大小同异的观念:“最大的标准是无法再找出更大的空间了,我们可以称它为「大一”;最小的标准是无法再找出更小的空间了,我们可以称它为“小一”。但是这二者是可以互换的。例如“无厚”,既然没有厚度,应该很小,但我也可以说它像千里一样地大。再例如天高地卑,我也可以说天如地卑;山高泽低,我也可以说山如泽低;日正当中,我也可以说日正西斜;物刚出生,我也可以说物刚死亡。可见万物之间,如果从“异”的角度看,大部分同,却存在有些不同,我们可以称这种情形为“小同异”;如果从“同”的角度看,万物是全同全异的,我们可以称这种情形为“大同异”。我们既可以说南方距离无穷远,却也可以说南方近在眼前。假如我们今日来到越国,也可以说是昨天就到了。为什么会如此?正是时空是连环的。于是我可以随意地说天下的中央就在燕国之北,或在越国之南。如果能这样去观察万物,自然可以知道万物的大小同异无别,天和地也是一体无差别的。」在这段话中,原文的“大同而与小同异”,指的就是大部分同而小部分异,演变成“大同小异”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略有差异,但大体相同。
【书证】
- 01.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符契,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
- 02.唐・刘知几《史通・卷三・书志》:“如斯变革,不可胜计,或名非而物是,或小异而大同。”
小异大同的翻译
- about the same(much the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