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nchùzhīzhēng

蛮触之争

拼音 mán chù zhī zhēng怎么读

注音 ㄇㄢˊ ㄔㄨˋ ㄓ ㄓㄥ

繁体 蠻觸之爭

感情贬义

近义词蛮争触斗 蛮触相争

蛮触之争的意思

折叠展开

蛮:蛮氏;触:触氏。
《庄子》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例子清·王夫之《姜斋诗话》下卷:“蛮触之争,要于兴、观、群、怨,丝毫未有当也。”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非正义战争。

故事 传说古代有一只蜗牛的两个触角上有两个小国,左边的叫触氏国,右边的叫蛮氏国。两个国家因为争夺地盘而经常发生战争,有时竟伏尸百万,血流成河,造成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蜗牛因此而丧失触觉功能。

蛮触之争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比喻所争者小。见“蛮触相争”条。

蛮触之争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worthless death struggle over a trifling matter

蛮触之争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mán),虫部,共12画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如:野蛮。蛮横( hèng )。蛮不讲理。

愣,强悍。如:一味蛮干。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如:蛮荒。

方言,相当于“很”如:蛮好。

读(chù),角部,共13画

抵、顶。如:抵触。“羝羊触藩,赢其角”。

碰,撞。如:触礁。触电。触动。触摸。触发。触犯。触怒。

遇着。如:接触。触觉( jué )。触目惊心。触角( jiǎo )。触景生情。触类旁通。

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如:感触。忽有所触。

读(zhī),丶部,共3画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之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如:久而久之。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zhēng),⺈部,共6画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如:争夺。竞争。争长论短。

力求实现。如:争取。争气。争胜。

方言,差,欠。如:总数还争多少?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如:争不。争知。争奈。

蛮触之争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