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过境迁
事过境迁的意思
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境:情况;迁:变动。
出处:清・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例子:鲁迅《华盖集 并非闲话》:“不过事过境迁,'酒饭'已经消化,吸收,只剩下似乎毫无缘故的'公平话'罢了。
辨形:“境”,不能写作“镜”。
辨析:“事过境迁”指环境和情况随事情变化而变化;而“情随事迁”指思想感情因事情变化而变化。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同时过境迁。
歇后语:雨过披毡衫 —— 事过境迁
谜语:张飞审瓜 (谜底:事过境迁)
事过境迁的详细解释
【释义】
事情过了,环境也已改变。※语或本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时过境迁”
【典源】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据《晋书・卷八○・王羲之列传》引)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1]之所欣,俛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注解
[1]向:昔日、从前。
【典故】
“事过境迁”指事情过了,环境也已改变。推究这句成语的源头,可能出自于王羲之〈兰亭集序〉。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约了谢安、孙绰等人,集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了一场修褉的春游活动。后来王羲之写了一篇〈兰亭集序〉,记载这件盛事。这篇文章相传王氏用鼠须笔写在蚕茧纸上,写得是遒媚劲健,如行云流水,正是王氏的书迹圣品。在文章中,作者有一段谈到,人的一生或得意,或失意。得意的时候如偶遇知己,可以倾吐平生心志;或者充满灵感,可以纵情于作品中。在这个当头,任谁也不会去考虑年龄的问题。但是遗憾的是:人的感情会随环境改变,过去自以为得意的事,到了后来,一回头看,已成往事,只能回味了。文人作家的创作灵感正是从这种感情转变中获得,然后一路来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一段文字中的“情随事迁”可能就是后来“事过境迁”的典源。“情随事迁”的意思是:思想、感情随著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变化,而“事过境迁”是指事情过了,环境也已改变,二者一义之转,当有引申的脉络可寻。这句成语常见于后代小说中,例如在清朝的小说《黄绣球》第三回中提到黄绣球遇到一场流言的困扰,后来干脆躲在家里,等“事过境迁”后,就不必放在心上了。
【书证】
- 01.《平定台湾纪略》卷六二:“旧设土牛,并无遗址可寻。从前设立时,不过筑土作堆,潦草塞责,本非经久之计。此时若不将埔地彻底清厘,事过境迁,界址必仍滋淆混。”
- 02.《花月痕》第三○回:“文酒风流,事过境迁,下月这时候,你们不都要走么?到彼时我却有两篇文赠你。”
- 03.《黄绣球》第三回:“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用法】
语义事情过了,环境也已改变。
类别用在“消逝改变”的表述上。
例句
①当年的盛况,如今事过境迁,只有空留回忆了。
②好汉不提当年勇,得奖之事早已事过境迁,不必再提!
③我看这事的根由得等事过境迁以后,再来慢慢向他说明。
④等到事过境迁,他才意识到这整件事根本就是个大阴谋。
⑤这件事在当年很轰动,如今事过境迁,已没多少人记得了。
⑥事过境迁之后,你才怪他不负责任,难道不觉得太晚了点吗?
⑦当时即使我说过话,如今事过境迁,哪里还记得说了些什么?
⑧当初我的确很在意这件事,后来事过境迁,也就逐渐淡忘了。
⑨事过境迁后,我发现大家的心态都有点改变,原有的信任感似乎消失了。
⑩他俩原是形影不离的朋友,可是已多年不见,恐事过境迁,形同陌路了。
事过境迁的翻译
- The events have passed and the times have changed.
- 物事(ものごと)がすぎれば,情勢(じょうせい)も変わる
- ситуация изменилась
- avec le temps,les choses ont changé